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机构动态 > 基金会动态 > 正文

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关注中国林业碳汇产权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专业号: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2013/11/18 10:36:18
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
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
 
秘书长李怒云在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现场 
秘书长李怒云在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现场
 
  11月14日,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大会“中国角”首场边会——“林业碳汇的产权及标准化研讨会”在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心举行。
  在这次全球瞩目的盛会上,由中国举办的这个研讨会引起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来自荷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共同主持了边会。
  李怒云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制度建设进程中,森林所具有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而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产品,科学计量碳吸收、碳固定及其综合效益,碳交易后的受益群体,是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银行都将其列为重点课题,积极组织开展研究。因此,将林业碳汇产权研究和碳汇计量标准化建设作为此次研讨的重点,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古珍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们在此介绍的竹子应对气候方面的工作成果,是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国际竹藤组织在竹林碳汇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浙江农林大学等机构的支持和合作,并共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试验和推广所编制的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碳汇造林新技术的推广实践不但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同时也能够为当地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同时,这些探索性的工作也会为利用竹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提供新的知识和技术。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作为国内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在与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开发全国首个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基础上,组织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多学科专家,承接了国家林业公益专项课题,开展了林业碳汇产权研究,并在浙江省临安市开展“森林经营碳汇产权与林农碳收益”的试点。
  李怒云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林业碳汇产权研究的现状,强调明晰林业碳汇产权对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碳汇交易的重要性。列举了澳大利亚通过立法、新西兰通过配额明确碳汇产权的归属,建立了相应的碳汇交易制度、加拿大政府建立碳信托基金,推动碳汇产权转移以实现政府和企业的“碳中和”等案例。接着,她重点介绍了建立公募性基金会以及依托科研课题开展的中国林业碳汇产权研究进展,包括:林木产权与碳汇产权的关系、确定碳汇产权的方法学研究、确认碳汇产权注册平台的建设、确保碳汇产权合理转移的标准和规则等。探索建立林农护林、爱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的正向激励机制,以巩固中国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等国家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增强林区民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同时为推进林业碳汇交易乃至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讨会上,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委员会秘书长Jose Luis先生,中国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宋权礼、中国治沙及沙产业学会秘书长钱能志、国际竹藤组织环境项目部主任楼一平博士和气候变化研究专家Yannick Keuhl博士、 北京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等发言嘉宾,就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内外林业碳汇产权研究进展、明晰碳汇产权的方法学研制、中国林业集团公司承担生态责任可持续经营森林,沙区植被恢复与应对气候变化、竹子碳汇ISO国际标准的研制、竹林可持续经营和耐用竹产品碳汇研究与示范及其标准化研究与试点、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等发表了精彩演讲,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特别是关于林业碳汇产权研究、可持续竹林经营、林业碳汇交易、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普及和教育等内容引起了国内外代表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宋权礼,作为首次参加大会的中国林业企业领导,发表了题为“承担生态责任,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的演讲。他阐述了企业在发展过程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他说:作为大型林业国有企业,保持国有资产的增长、增值,增强主要生产对象—森林的碳吸收能力,减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在大规模的培育人工林,实现森林持续经营并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脱贫致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林业集团公司长期以来,把维护生态安全列为企业发展基本理念,始终自觉承担生态和社会责任。如以联营形式在全国9个林业重点省(区)建立了林木种苗花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800多公顷;近10年雷州林业局带领当地农民共计完成荒山造林50多万公顷,使该地区成为雷州半岛的“绿色明珠”;出资三百多万元人民币修筑了二十多公里山区道路,方便当地农产品运输和农民出行,起到了山添绿、人增收的良好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进程。宋权礼认为,生态责任不是负担,企业只要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就能达到盈利和环境受益双赢,而中国林业集团公司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中国治沙协会秘书长钱能志“沙区植被恢复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演讲,向参会者介绍了中国防沙治沙巨大成绩和成功经验,阐述了中国2020年防沙治沙目标任务,介绍了中国沙区植被恢复主要模式与树种选择及成效,中国沙区植被恢复与碳汇潜力。他强调,明确沙区植被的碳汇权属将成为推动防沙治沙工作的又一个原动力,及时有效开展碳汇交易,不仅能促进沙区植被恢复,而且能更好地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校长就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农户森林碳汇供给与产权保护发表了演讲,探讨了基于农户的森林碳汇供给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碳汇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政府促进农户参与碳汇供给和交易以及集体林区农户森林碳汇供给与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项目委员会负责人Jose Luis Hernandez先生在演讲中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把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研制成国际标准的可能性。并提请中国有关机构开展造林方法学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开展必要的准备工作。
  国际竹藤组织竹子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Yannick Keuhl博士在其演讲中介绍了竹子在缓解、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在扶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介绍了在竹林可持续经营增汇和耐用竹产品增汇固碳及其交易方面广阔的研究前景。
  国际竹藤组织环境项目主任楼一平博士在演讲中介绍了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试点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国际竹藤组织非洲成员国中的推广应用情况。
  北京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第二次站在“中国角”边会演讲台上。他满怀深情的介绍了本校学生们开展的“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及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他介绍到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二外附中携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青少年教育方面不断探索前进,从最初的鼓励学生捐赠压岁钱“购买碳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碳汇科普林”到编写出版全国首套应对气候变化中学课本教材并每年安排32个学时在初高中学习。二外附中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指导帮助下,形成了“碳、水、生物保护”为主题的生态特色教育活动课程,学校成为了学生展现童真、放飞理想、主动探索的生态绿色校园。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得到北京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和表彰。这些有意义的工作,使学生们获得了多方面的锻炼,为培养懂得生态文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生态文明的新一代奠定了基础。
  四川省长宁县县委书记何文毅与各国与会者分享了长宁县近年来在竹林生态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环保竹制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与生产,与国际竹藤组织合作共建宜宾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全面发挥竹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方面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代表的赞扬。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古珍总干事对各位发言者的报告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并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在竹林碳汇研究领域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浙江农林大学的成功合作,并期待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大成果,共同努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阅读 73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