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丽水: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时代美丽城市

媒体: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2/8/10 21:45:07

关于CRR

气候风险与适应(Climate Risk and Resilience, CRR)是受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委托,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执行,与瑞士再保险(Swiss Re)建立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强中国城市及城乡结合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该项目将从技术上支持试点城市在气候风险综合管理(ICRM)框架下科学评估气候灾害、风险暴露度和风险脆弱性。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相关政府部门将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发生概率、频率和强度的上升,定位资产地理位置,评估资产价值,量化潜在经济损失。试点城市将综合社会经济影响纳入考量,针对选定的城区及其周边农村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适应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综合风险管理意识,保护居民、企业、公共及个人财产。同时,CRR项目将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促进亚洲国家之间的经验分享。

图片

浙江丽水:

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时代美丽城市

指导单位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

执笔单位

丽水市生态环境排放权交易中心

丽水市委党校两山教研室

编辑

GIZ气候风险与适应项目

案例简介

图片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占全国的1/600,全省的1/6),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有明显的山区气候特征,既有优良的生态基底,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发源地和先行实践地。丽水是全国首批28个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之一、国家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及首个全域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城市,在浙江省首个省市县共建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中,丽水作为浙江唯一候选城市,正在争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多年以来,丽水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导向,聚焦风险管控、气候智治、生态韧性、适应经济、金融赋能等多个维度,进行大量创新探索,统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助推高质量绿色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图片

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现状

2016至202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8.9℃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2.3mm,降水偏多、日照略偏少,全年净风天气较多;相邻季节的温差值基本在10℃左右,年内温度与雨量分配基本同步变化;全市冬暖春早,冬季出现严寒概率低,入春时间较同纬度地区相比提前1-2周,夏季高温并不突出,近70%的山区无高温[1]。丽水市极端温度灾害频繁,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43.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0.7℃,温差跨度为53.9℃。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丽水年平均温度上升超过1.0℃。2003年,南方罕见高温热浪,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地区40℃以上的高温天数有 5-10 天,浙江丽水 40℃以上的高温天数达14天。

气候变化影响

丽水市为气象灾害频发区,灾害种类多,易发生洪涝、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次生或衍生灾害。气候变化对丽水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洪涝灾害风险增加

丽水市山洪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溪两岸等山区人口聚集区,具有突发性强、点多面广、破坏力大等特征。山洪暴发往往与短时间的大面积降雨相关,因此,丽水市山洪暴发集中在梅汛期的5-6月、台汛期的7-9月,尤其是台汛期,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雨,易引发山洪灾害。据统计,2009-2021年,丽水市因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造成死亡近百人,房屋倒塌8111间,房屋损坏11521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2.95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5.71亿元。

2. 地质灾害影响突出

丽水市地处浙闽交界山区,地质环境复杂,较多民房、厂房依山傍水而建,公路建设开挖隧道和切坡的现象普遍,极易受到不利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台风、暴雨等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高,由此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为代表的灾害风险剧增,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防灾减灾中应加以重视,并对基础防护设施予以巩固加强。据统计:全市97.8%的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省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的地区之一,主要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类,呈现点多、分布面广、危害程度大、隐蔽性强等特点。2017年以来,全市纳入监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91处,其中,Ⅰ类点286个、Ⅱ类点237个、Ⅲ类点168个,涉及147个乡镇(街道)555个行政村,受威胁群众达3.8万余人[2]。

3. 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凸显

随着气候变化,丽水夏季高温酷热和干旱增多,未来气候预估也表示出有进一步增温的态势,局地阶段性夏季高温热浪将会给丽水城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如2016年丽水35℃以上高温天气达到33天,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到16天;今年7月份以后,连续2个多月,降雨明显不足的情况与38℃以上连续高温相互交织叠加,对丽水市人民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2

主要适应路径

适应气候变化涉及政策规划、能力建设、空间布局、生态保障、气候资源开发等多个维度,丽水在试点过程中的多个方面都结合了本地实际,做出了尝试,探索了建设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多元化路径。

风险管控:开展科学决策与规划

2018年,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丽水成立了适应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与大花园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对于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空间布局的源头引领作用,推动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等科研学术机构深度合作,综合应用数学模型、计算模拟、生态调查等技术手段,分析总结空间内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主要风险挑战和适应思路。

目前,丽水市已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丽水市保障大花园生态用水体系研究”等多项调查研究。例如,省经济信息中心应用内嵌于GIS平台的ArcView数字工具,模拟丽水市在遭遇不同重现期降雨时的淹没情况,同时考虑流域内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状况、财产分布状况等承灾体情况,得出流域内山洪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价。该研究最终发现丽水市山洪风险区划具有“以中低风险为主”的特征。风险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和城镇较为密集的地方,其中,莲都区、青田县遭受山洪风险最大。该结论验证了丽水连续二十多年推动母亲河瓯江水系治理,特别是建设运行瓯江防洪工程,打造百里防洪堤的正确性,同时母亲河水系治理工程还可以发挥水利工程的局部气候调节作用。

丽水市与GIZ合作开展了“推进气候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气候适应综合机制试点合作项目”,在国内较早倡导“气候风险综合管理机制 (ICRM)”这样一套基于科学分析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决策框架,并采用“气候适应经济学 (ECA)”的技术方法论,识别、量化、评估洪涝灾害等气候风险及灾害损失,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气候韧性措施。项目成果主要包括《气候风险报告》、《气候适应报告》。自2017年试点开始以来,丽水应用试点成果,已陆续出台实施《丽水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关于推进丽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划,为建设国家试点推进打好理论、规划基础。

基于此,丽水市在“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丽水市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以单独章节从提高基础设施气候韧性、实施水资源适应性配置、促进重点领域气候适应性发展、加强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强化公众健康防护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部署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20年起,丽水在主城区启动城市风廊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依据丽水夏季季风以东北风为主的风向特点,在城市主城区东侧,自城市内河——好溪上游,沿西南方向延伸打造贯通城市的绿色风廊(生态廊道),引凉风透廊而过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浊岛效应。同年,丽水在中国大陆首发空气环境健康指数(AQHI),量化评估大气污染物、天气状况对人群健康的综合影响。

智控能力:数字赋能防灾减灾

浙江省从2020年起,在前期“云上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数字化改革,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举措。丽水推进气候治理数字化转型,逐渐形成“天眼、地眼、人眼”相结合的灾害风险数字化预警预测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出具的《2021年浙江气象服务评价分析报告》,2021年丽水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公众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满意度和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评价均为全省最高(均在95分以上),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7.8%。

1. 依托“天眼守望”,实现环境空间远程“智控”

“天眼守望”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数字化服务,实现对地质敏感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等空间区块(廊道、斑块)的遥感监测。这一项技术包含:

(1)打造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丽水市联合航天五院实施“天眼守望”服务项目,以国产自主卫星遥感大数据为基础支撑,强化对重大工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集成地理信息、地面物联网观测、实时视频监控及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资源,打造形成全覆盖、全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元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

(2)推动环境实况动态立体收集。依托“天眼守望”系统,丽水市着手推进环境空间全域立体化监测,重点对地质环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空间等开展遥感监测服务。

(3)推动灾害精密防控。丽水市通过开发瓯江流域水文气象服务系统,整合气象和水文观测预报资源,研发高精度流域水文气象分析预报产品,为流域提供数字化精准化的水文气象服务,提升流域防灾减灾支撑能力,同时对重点湖库生态水位、生态流量、气象灾害开展针对性实时监测。

2. 嵌入“地眼监控”,实现温室气体在线“数控”

2021年9月,丽水被列入全国首批碳监测城市试点(5个基础类试点城市之一)。丽水市依托“花园云”(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地眼监控”,形成气候主控物联感知网络。该技术主要包含:

(1)分类管控绘制“数智地图”。通过该“数智地图”,丽水市能够归集温室气体、气象灾害等长时间序列数据,依托数据集,建立完善丽水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并且构建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编制高分辨率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2)构建高精度碳监测网络。丽水市推进在建成区优先布设3个地面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点位,24小时连续监测CO2、CH4、高精度气象参数(风向和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等指标,并建立适用于中小城市尺度研究的高分辨率、高质量的温室气体近地面分布浓度和边界条件模式模型,以此对地面固定监测网络进行补充,实现温室气体时空分辨的立体监测,另外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移动监测的方式对丽水市建成区进行温室气体监测,选择四季各典型时间段开展走航监测。

(3)实施智能化预警。通过该智能化预警,丽水市加强综合监测,开展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等气象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建立联合会商和联合预警机制,发布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同时建立短临预报服务平台,实况雨量达到预警红线临界值时自动预警,提供实况和三小时预报分级分类提醒服务,另外还建立“影响提示、警戒提醒、精细预警、分级叫应、实况通报”五个阶段的“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特别重点完善分级叫应,实现地方党政领导、应急管理、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和属地乡镇分级分灾种叫应全覆盖,尤其是针对灾害影响乡镇开展分乡镇“靶向”预警。

3. 借力 “人眼监督”,实现美丽环境人人守护

“人眼监督”是指依托发挥防灾减灾综合指挥平台,广泛组织动员,形成部门协同、群众监督合力,将以问题为导向,紧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灾害问题,坚持有效、多途径织密人眼反馈网络。该技术主要包括:

(1)构建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通过该平台,丽水市将依托“花园云”和“城市大脑”数字平台,构建统一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集成省防汛防台在线、市城市模型(CIM)平台-城市内涝在线监测、瓯江防洪数字化管理等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实现灾情防控直播导播、风险展示、画面传输、模拟推演等功能。

(2)推进基层防灾减灾体系融合发展。丽水市在统筹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与基层防汛体系构建中,持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和提标升级,建成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1007个,创建比例达50%。

格局重塑:持续推进气候敏感区生态移民搬迁

丽水是典型山区城市,地理地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高山远区、地质脆弱区等气候变化敏感区广布,为了让敏感区块群众彻底摆脱地质、气象等灾害威胁,同时摆脱地理区位条件对居民增收致富的制约,减轻生态负载,有效调整人口、产业布局,实现适应气候变化与共同富裕、扶贫攻坚相辅相成。丽水连续20年实施解危除险、大搬快治、大搬快聚、富民安居等“生态搬迁”行动,结合地质隐患排查和生态调查,优先搬迁脆弱敏感区内乡村居民。综合运用政策、产业、金融等手段,破解让农民“搬不下得下”“富不得起”“难融入融得入”等各类城市在生态搬迁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既实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又让农民保留的原有林地等资源资产权益实现增值。

从2000年到202年6月,丽水已有46万名居住在高山远山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居民搬出大山,生态搬迁形成“小县大城”“解危除险”“众创空间”“幸福社区”等四个模式。截至2021年,丽水城乡居民收入均跻身全国地级市前40名,收入倍差缩小到2.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3年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连续6年全省第一,生态保障年最低标准破万元,实现救助标准市域统一。

生态治理:提升气候韧性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稳健的生态系统将有效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丽水作为“国家公园就是尊重自然理念”的诞生地,有着华东地区重要屏障、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坚持以最严要求持续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万物和谐的自然花园,探寻基于自然(NBS)气候适应路径方案,在推动城乡风貌格局系统性重塑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和公共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1. 建设生态大美的花园城市

丽水市围绕生态环境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以最严格的制度、最顶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法治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试点,推进林地地役权改革,在全国首次形成《百山祖国家公园科学考察及国家公园符合性认定报告》、《百山祖国家公园设立方案》、《设立百山祖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三项技术研究报告,制定出台《关于全市政法系统服务和保障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的工作意见》、《关于服务保障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意见》等系列司法联合保障机制和措施,为创建国家公园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丽水市坚持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标准,全域推进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将全市75.67%的国土面积规划为生态优先保护空间;发布地方标准105项,建成82个美丽城镇、208个花园乡村、866个景区村、200万亩美丽林相、41条美丽河湖。松阴溪成为全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龙泉、遂昌创成首批省级大花园示范县,打造全省最长的“一江十城百镇千村”最美瓯江骑游绿道,建设城乡公共绿地、园林、慢行系统,有如“城市凉屋”,构建了兼具消暑驱寒、引水倒流、避险防灾等多重调节功能的人居空间单元。

2. 推动系统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丽水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中,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依靠自然的力量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社会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健康等社会挑战。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瓯江山水工程”)是10个全国“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作为东部发达地区打造的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样本,于2021年全面启动。该工程60个子项目总投资55.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亿元。2021年度完成总投资13.7亿元,2022年上半年已完成总投资6亿元。截至2022年5月底,子项目已开工49个,开工率81.7%,其中2个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已通过市级验收;缙云、景宁利用山壁废弃矿坑打造标杆景区。瓯江山水工程秉持“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一体化谋划,系统开展保护和修复,探索源头保护、系统治理、全域治理的新路径,努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

3. 打造生态水利工程

丽水市近年来以打造华东水塔为目标,持续兴建防洪基础设施,实施滩坑引水、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莲湖水库工程、南明湖滨湖观景带等一批大型治水兴水工程,构筑起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全市建成堤防总长3475公里,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水利投资189.9亿元,涉水利项目投资占到山水一体化重大项目65%,水利投资在全省占比达到7.5%,打造集安全。在确保江河安澜、人水和谐的同时,强化枯水期水电保供(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发挥局部空间气候调节作用,缓解城市热岛和浊岛效应,综合发挥城市“水冷系统”作用。近年来实施城区防灾减灾生态调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66亿元,含提水泵站1座、隧洞2.75km、丽北配水线3.684km,引调大溪水至五一水库向城区配置,将大幅提升区域生态流量调节能力,降低城区内河防洪排涝压力,将城西片的防洪排涝能力由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有效提升了丽水市城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保障城区行洪安全,与城区最大人工湖——南明湖形成南北呼应,实现“南洪北防”,同时提升水流速度和体量,更好发挥“消暑”作用。2022年,丽水市瓯江大溪水系(玉溪-开潭段)成功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全国先行先试试点。

气候经济: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经济和适应气候变化必然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更好地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普遍惠益,将有助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可持续、精细化的气候适应有效路径。

1. 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应用体系

(1)率先在全国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丽水市出台全国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发布全国首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为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标准制订提供重要支撑;开展市、县、乡(镇)、村四级GEP核算,并发布了核算结果;全面推进GEP核算成果应用,构建GEP“进规划、进决策、进项目、进交易、进监测、进考核”的应用体系。

率先探索试行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2020年浙江省政府实施新一轮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明确对丽水试行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以支持试点建设。丽水瓯江干流7县(市、区)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每年设立横向生态补偿资金3500万元,通过水质、水量、水效综合测算指数分配补偿资金。

(2)率先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丽水市从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将GEP和GDP的双增长、GEP向GDP的快转化等4个方面30项指标列入市委对各县(市、区)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明确了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职责。

图片

图三:2018年丽水市GEP空间分布图

2. 创新多条气候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发展气候旅游。以“天然氧吧城市”和“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为抓手,制定云海、避暑、养生等8大类气候资源基(营)地建设要求并制定相关评分标准。开展气象景观、物候指数等预报服务,打造气象主题景区、气候养生基地、避暑胜地、气象旅游体验示范点、气象研学基地等52个基(营)地;推进20个“康养600”小镇规划建设和精准招商,打开气候资源价值转换体验“通道”,推动气候资源变产品。浙江省松阳县大毛岘背星空和浙江省云和县梯田云海两地入选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全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通道”名单;丽水市出台《山地云海景观分类》地方标准,在云和梯田云海布设3个云海视频观测设备、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形成云海视频观测网和气象要素监测网,开展梯田云海概率指数预报服务。

(2)创新发展气候适应型(逆境)农业。着力提升农业防灾抗逆能力,创立土楼式垂直农场+雾耕种植(水分、营养液气雾化)新型农业模式,气候依赖度低,土地占用少,可实现生态退化区域、山区海岛等气候逆境条件下一年四季无差别优质高产。推进土壤数字化项目建设,完成全国精度最高水准的1:5万数字化土壤图和土壤基础数据、农业基础数据系统,以科学、精细的土壤优势分析精准指导农业生产,打造华东种质资源基地。

图片

图四:丽水目前已开发的部分气象预报指数

3

气候适应投融资机制与运作方式

近年来,丽水市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信贷服务、信用服务、支付服务、气候保险等五类气候金融服务模式。

基于EOD模式开发的投融资模式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3]。遂昌县仙侠湖流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是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36个EOD试点项目,其实施范围为仙侠湖流域,涉及全县11个乡镇,核心区位于湖山乡。项目实施期限为2021—2023年,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开发两大类9个依托项目,涉及资金总额44.3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湖库水质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21年底,青田“侨乡之窗”项目列入第二批EOD试点。

以拓宽生态资产可抵(质)押物范围为目标的

信贷服务模式

以激活生态产品价值金融属性为目标,丽水在持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水利工程产权抵押贷款等生态类产权融资的基础上,创新性推出将以GEP收益权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以支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开发作为贷款用途的“生态贷”模式,如景宁县农商行将GEP未来收益权作为还款来源向大均乡“两山”发展公司发放用于采购生态监控设备的质押贷款50万元;青田县政府向祯埠镇发放了全国首本生态产品产权证书,同时县农商行以祯埠镇GEP预期收益权为质押物向青田县祯埠生态强村发展有限公司发放全国首笔GEP直接信贷500万元。截至2021年底,丽水市“生态贷”余额达235.1亿元,GEP贷覆盖了景宁、青田、莲都三地。

激励市场主体

参与生态系统气候韧性提升的

生态信用服务模式

生态信用穿透是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任务和保障要素,也是引导金融资本进入气候适应领域的重要抓手。丽水市确定了建立“生态信用领跑者城市”的定位,通过生态信用体系建设,调动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基于此,丽水市创新建立“生态信用+信贷”联动机制,推进生态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生态信用正负面清单,构建生态信用评定指标,开展生态信用积分评定工作,探索出基于生态信用的“两山贷”模式,将生态信用积分作为贷款准入、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的参考依据运用于贷款审批流程,引导金融机构对生态守信者提供金融激励。

如在云和县,选择饮用水源保护区——雾溪乡作为首个“两山贷”试点乡镇,针对全乡1800余户村民需逐步搬离水源地、搬迁后生产生活存在较大融资需求的实际,创新性对生态信用积分较高的农户发放享受优惠贷款利率的“两山贷”。具体做法为:

1. 建立生态信用积分评定制度。将“认养水源涵养林”等20项内容纳入正面清单,将“违规排放”等19项内容纳入负面清单。

2. 依据生态信用积分,制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将贷款政策划为五个档次,其中“榜样档”为80分(含)以上,贷款利率较普通信用贷款至少低90bp。据统计,贷款金额为10万元以下的“两山贷”加权平均利率比省级信用村享受的贷款利率低40个基点、比普通贷款利率低270个基点。

“两山贷”满足了当地村民搬迁后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降低了村民融资成本,激励强化了村民保护水源意识。截至2021年底,丽水市共有22家金融机构开办“两山贷”业务,机构占比81.48%,“两山贷”余额达16.02亿元,惠及农户9000余户。

缓释气候风险的气象保险模式

为缓释冰雹、台风、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以及流域洪涝、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次生或衍生灾等影响,丽水陆续开展茶叶气象指数、油茶气象指数、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黄菊期低温气象指数保险、雪梨花期气象指数保险等业务,截至2020年底,各类气象指数保险投保户数603户、投保金额4950万元、已结案理赔1159万元。以丽水所辖松阳县为例,松阳则有“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40%居民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做好气象保险服务可有效促进茶农减损增收。为解决气象站点分布不均、观测资料不足致部分受灾茶园无法得到保险理赔等问题,气象部门在茶园内安装茶叶保险专业自动站,增加观测要素,并编制不同时间、不同茶叶品种的理赔标准。近三年,种植户获得保险赔款20余万元,真正实现“看天定损”。在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基础上,水稻保险、林木保险等重点农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推出“森林险+碳汇贷”、遂昌棘胸蛙、龙泉灵芝、庆元中药材等区域特色农业保险,有力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2021年,全市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8088.0万元,提供各类风险保障80.4亿元。2022年,丽水列入浙江省巨灾保险试点首批试点城市(3个之一),省级财政将给予30%以上的保费支持,正在抓紧制定保险方案、理赔服务方案和风险减量服务方案,未来受灾县域或园区赔付上限有望达到1亿元以上。

4

启示

工作亮点

1. 注重灾害风险“数智”治理。天眼守望助力“两山”转化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首批最佳应用。丽水建立11个“护绿出新”场景,即大气、固废、水环境、自然保护地、土壤环境等5个生态环境保护类子场景和森林火险、地质灾害、非法采矿、违法违规建筑、生态保护红线、云耕保等6个自然资源监测类子场景。“花园云”多业务协同系统自上线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2月底,成功预警森林火险、地质灾害、水(大气)污染等风险隐患2312件(次),处置率100%。

2. 注重金融赋能。丽水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以生态信用贷款、气象农业保险、绿色产业基金、巨灾保险等牵引,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域、产业、人群,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程项目精准保驾护航。在缓释规避风险的同时,发挥激励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意识。把“自然生态”当作平等的法人主体来对待,创造性建立生态信用制度,推出“信易游”、“信易贷”、“信易购”等8大类20余项守信激励创新应用场景和“一码通城”平台建设,实现“人手一码、集成应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让无形的信用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价值,以生态信用推动全社会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使生态保护成为行动自觉。

3. 注重解危除险与引导集聚相结合。20余年来,丽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通过有限的公共财政支出引导,将群众搬离生态危险和生态脆弱区域,与引导集聚建设安居乐业新家园相结合,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融得入、富得起”,不仅符合百姓对安全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契合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注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施。通过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搬迁扶贫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标志性项目牵引,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改革,撬动发展路径上的系统性重塑,推进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在实现环节和供给侧端进行变革和创造创新,逐步形成绿水青山价值倍增、高效转化和充分释放的发展格局。

本案例对城市气候变化适应性应对的启示

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既有危机挑战,也蕴含巨大发展机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城乡治理数智化赋能新时代,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了新的理念、机遇、手段,也使气候变化风险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可计量、可管控。丽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抓住时代脉搏,在保护优先、主动适应、促进发展中不断提升气候适应能力,牵引重塑更为协同、更有韧性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进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与经济相互转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可为之一鉴。

工作困难

丽水市在气候变化适应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 气候适应类项目的筛选和识别存在困难

气候适应类项目的筛选和识别,相较于气候减缓类项目,国内标准和边界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国家和区域气候金融政策制定过程中,重减缓而轻适应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城市,金融机构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支持适应气候变化仍有较多顾虑。

2. 气候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工具的适用性存在困难

气候风险评估的相关技术工具,特别是数学模型,相对而言更适用于省域以及大流域以上的空间单元,在市域、县域边界范围的适用性相对不足。丽水相关工作虽在全国开展较早,也遇到过模型二次开发困难,历史数据不足等困扰。而模型推演的结论,往往局限于既有防灾减灾措施的论证,预测模拟、先验先导作用发挥不足,有“事后诸葛”之嫌。

建议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尽快建立气候适应项目库全生命周期评价机制。

气候适应类项目多涉及公共基础设施,相较于减缓类项目,资金体量大、建设周期长而回报见效慢,有必要尽快建立气候适应项目库全生命周期评价管理机制,实现适应和减缓一视同仁。

2. 采用多元的评估方式

在城市尺度上不过分强调量化评估气候风险,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模式,进一步发挥风险评估对于决策实践的指导作用。

图片

 

阅读 1041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