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了解气候变化风险 推动灾害风险管理——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

媒体:气象局网站  作者:徐文彬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14/5/22 8:54:56

3月3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正式发布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这份报告基于大量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以气候风险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和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等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和风险,进而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了通过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推动建立具有恢复力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风险因素:从单一到多元

“风险”一词起源于金融和保险行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是指未来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2001年, IPCC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 (TAR)《气候变化 2001:影响、适应和脆弱性 》,首次提出并评估了不同升温情况下,气候变化“五个关切理由(综合影响指标)”的风险水平。而在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 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气候变化风险的讨论仅仅建立在评估关键脆弱性的概念框架。前两次报告重点评估的是对致灾因子的风险管理。而在本次报告中,则引入了“暴露度”“脆弱性”等概念,科学家认为灾害风险是对灾害本身(即致灾因子)、脆弱性和暴露度共同叠加并综合考虑的。

对此,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主要作者、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姜彤举例对此进行说明:“譬如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高温的出现频率会有所增加,即灾害致灾因子的频率增加。但是,如果高温发生在人迹罕至的沙漠,即人类和人类生产活动暴露度较低的地区,则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风险;如果高温发生在经济不发达且缺少防御设施、老人小孩等高温热浪脆弱人群较多的地区,由于脆弱性大,则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而且对于‘暴露度’和‘脆弱性’等实际承受灾害影响的人类社会,同样需要重视。”

“风险不仅来自于气候变化本身,同时也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治理过程。人类社会需要考虑未来各种气候变化风险,并通过适应和减缓措施,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并进行风险管理。”姜彤说,“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是减少脆弱性和暴露度,降低灾害风险,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恢复能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早行动,降风险

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温、强降水、干旱、台风、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新特征,对农业生产、城市运行、人体健康、能源调度以及环境保护均构成威胁。据统计,2000年至2013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增加,平均每年达2500多亿元,其中2010年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仍将保持升温态势,我国粮食、水资源、生态、能源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将面临巨大风险。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要自觉行动,赢得主动权,才能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1%至3%。根据相关统计,如果按气象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大约为直接损失的3倍计算,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几乎抵消了全国GDP的年度增长量。而且,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例也相对偏高。据了解,美国气象灾害造成损失占GDP仅为0.2%至0.3%,仅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左右,这说明我国在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气象部门来讲,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关键是对极端气候及其影响的适应,而适应的方式则是通过风险管理来入手。”姜彤认为。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暖的事实和趋势进一步确认的背景下,面对未来气候变化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性,姜彤认为应当尽快尽早地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越晚则越被动。

我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已启动,在路上

由天气气候的要素预报,向灾害风险预警转变;由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这是中国气象局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重要工作,逐步建立了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体系。

2009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始设置基于灾害影响的早期预警试点;今年开始了设立基于灾害风险的早期预警试点,并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分区域和流域开展预警服务。

2012年以来,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基本掌握了全国气象灾害风险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

此后,“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平台”等灾害预警业务系统相继建设完成。目前,国家、省、市、县都相应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实时业务。省、市、县级气象部门制作、订正、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客观产品,并通过预警信号、服务材料、预警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布产品。据统计,2013年全国发生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共计3103次,全国因灾共计转移608.9万人次,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损失。

另外,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实时业务。2003年以来,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210起,避免35万人伤亡,减免经济损失近千亿元。

在预警信息传播方面,中国气象局建立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多部门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了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实现国家、省、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快速发布。

“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了大量努力,开展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灾害的监测与预测、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以及基于分灾种的风险区划等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郑国光表示。

阅读 100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