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业界动态 > 碳汇项目动态 > 正文

立足绿色优势 推动绿色崛起

媒体:普洱日报  作者:梁荔
专业号:碳汇信息员
2016/11/9 6:48:35

“保护是第一政绩,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的gdp”。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普洱市启动建设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立足“绿色”这一最大优势,以八大试验示范工程为主抓手,努力探索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绿色经济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建设规划顺利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完善规划规范体系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统领,构建试验示范区建设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推进机制。省级建立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级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发展规划和省发改委批准的实施方案,细化储备项目,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引导建立和规范行业评价标准,发布实施绿色工业企业评价准则,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了低残低毒农药、化肥使用名录,主要绿色产品和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村镇社区、绿色餐饮等评价标准,以及《普洱烤烟综合标准》《高原特色农产品·普洱咖啡》《普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等农业地方规范标准16项63个。

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运行机制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探索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对节能减排、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将试验示范区建设列为年度重点督查事项,每年开展2次督查。

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行绿色新政,编制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将绿色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与生态效率指标纳入各级考核考评体系,支持景东县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完善重大环境行政决策机制,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下大力气抓好事关试验示范区建设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的问题。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争取到国家17条、省27条支持政策;争取到15个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68个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9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到省级财政综合补助1亿元、地方债111.8亿元等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试验示范区计划实施总投资4009.3亿元的项目,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试验示范区建设,我市列入云南省“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的综合交通项目总投资达106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和建设里程居全省各州(市)之首。“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力争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中心城区到各县城2.5小时交通时空圈;开工建设临沧至宁洱铁路,建成玉磨铁路(普洱段),告别普洱没有铁路的历史;积极发展库区航运,基本建成区域性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被确定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和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城市。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经济促进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施5000亩森林经营增汇减排试点、“思茅松碳汇中国自愿减排示范建设”等一批项目。

四是强化金融支撑。创新筹融资机制,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组建绿色经济融资担保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发行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的扶贫基金、25亿元ppp项目财政投资基金、35亿元高速公路公司债券,撬动银行信贷,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推动绿色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云南高山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打造绿色产业基地

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打造“四大绿色产业基地”。

特色生物产业基地: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特色果蔬等为重点,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初制加工所、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爱伲集团”年加工3万头肉牛、“云南海王”年加工10万吨鲜鱼片生产线。全市共发展生态茶园160万亩、咖啡77万亩、生物药35万亩,成为全球普洱茶最大基地和全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中国咖啡之都”。

现代林产业基地: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化为龙头,林(竹)浆纸纤、林板为两翼,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特色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观赏苗木和森林生态旅游为补充,构建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和森林城镇体系,推动林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83万亩。当前普洱成为全国现代林业开发区,思茅区获批建设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市农民每年人均获得林产业收入2950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培育壮大水电产业,全市以水电为主的电力装机规模918.5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太阳能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5%。

休闲度假基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与成都、丽江、西双版纳等地旅游同城化营销,成功创建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4a级景区,“绿三角”获中国自驾旅游线路评选金奖,与老挝5条边境旅游线路获准开通并实现省内异地办证,茶马古道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景迈山古茶园”列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遗规划,中国普洱茶节等节庆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50%,绿色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50%左右。

全面实施试验示范工程

大力实施8大方面67项试验示范工程,打造了一批示范企业、项目和基地。

一是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试验示范。构建“一核两翼三带”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严格生态环境监管,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抓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水源涵养重点区、水土流失修复重点区建设,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等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15万人的生态移民。“十二五”以来,完成152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获全省考核优秀,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3%。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执法检查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社对我市依法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作了专访报道。

二是推进绿色农业试验示范。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茶园、生态咖啡园改造,实施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化。组织开展3个茶叶、2个咖啡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及罗非鱼养殖、铁皮石斛种植、乔木有机茶园建设、美登木种植等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30.4%,316万亩农作物获“三品一标”产地认定,5.7万亩茶园获得有机认证,123户企业的292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居全省各州市之首。

三是推进绿色工业试验示范。整合打造特色生物、林产、边贸加工三大工业园区,推动绿色工业向园区聚集。引入康恩贝、汇源果汁、天士力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耦合发展。加大“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等系列药品、保健品开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节能降耗,加大清洁能源应用、余热余压发电等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淘汰110万吨水泥落后产能,林产“三剩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四是推进绿色服务业试验示范。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建成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和京东普洱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宁洱馆等一批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搭建市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全面推进“中国普洱云”项目建设,“互联网+”成为普洱融入全国、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

五是推进绿色基础设施试验示范。对综合交通、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按照绿色低碳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材选择、建设施工,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10县(区)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并投入使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7.2%、94.9%。

六是推进科技创新驱动试验示范。设立咖啡、生物药、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云南省普洱茶、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力学重点实验室,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认定12个高新技术企业、2个云南省创新型企业、5个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成27个省、市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13户企业的17个产品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七是推进全社会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成功举办两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打造绿色发展思想文化的策源地;倡导绿色交通和出行,引进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布设44个城市慢行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完善噪声自动监测及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深入开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进景区、进酒店、进医院等“十进入”活动,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达78%,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比例达80%。

八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城镇创建。4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2个、市级生态村908个,全国第一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teeb)示范县1个;创建省级绿色学校44所、绿色社区9个、环境教育基地2个。

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有力带动下,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生态环境更美。建成自然保护区16个,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1%;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65.6%上升至68.7%,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度价值达285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保存的物种近全国的1/3,黑冠长臂猿数量占全国2/3以上,野生亚洲象从2010年的34头增至目前的104头;全市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率99.5%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1.4万个;思茅区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是经济发展更好。“十二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速达12.3%,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全省1.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gdp和人均gdp实现翻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376.8亿元,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2.3个、全省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居全省第7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8%,居全省第4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29.5%,居全省第3位;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47.8%,居全省第2位。

三是群众实惠更多。“十二五”期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2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阅读 43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