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 > 国际动态 > 正文

专家:关注世界气象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媒体:中国经济网  作者:郭静原
专业号:林森
2023/3/24 8:58:11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近年来,天气、气候、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处于什么状况?面对未来,我们该怎么做?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宁芳表示,极端天气过程更加频繁,强度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往往几种灾害性天气并发。其中,气温的变化最为明显:一方面高温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不断刷新纪录。另外,寒潮等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最低气温不断刷新纪录。

“随着全球变暖,大气中水分含量增大,全球持续性降水过程、局地极端性暴雨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每年暴雨引发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多的。”周宁芳说,由于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以前干旱少雨的地方现在也会出现强降水,以前降水多的地方现在也可能持续少雨。旱涝同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同一地区旱涝急转时有发生。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区域的天气气候特征也有所改变,典型的气候特征特点被改变。例如我国西北部分干旱区的暖湿化等新的变化。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目前,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变化是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小概率高影响气候突变事件风险剧增。“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已经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气候异常状况显得更加持久和频繁,更多区域在遭遇更多的复合极端事件。”周兵说。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卢鹏表示,北极海冰也在加速融化,其面积从1996年至2012年间缩减了大约50%。如果按照这种趋势,最快到21世纪中叶左右,北冰洋就会变成夏季无冰的开阔海洋。

“我们团队计算发现,不仅全球海表温度整体在升高,全球的海表风速、波高也在整体升高。海平面上升将压缩人类生存空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海上丝路”资源与环境研究团队负责人郑崇伟说,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地区,全球变暖使得极地海冰融化、海洋水体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

周兵指出,全球变暖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频发,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水资源“三大危机”:水多,河流泛滥,洪涝多发;水少,淡水匮乏,干旱频现;水脏,水体污染,生态恶化。

面向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断增强的生产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溶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对地球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岩石圈)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为了防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风险,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认识气候系统多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及气候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双向耦合的模式,评估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寻求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张人禾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建告诉记者,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重发、并发,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攻克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难题,加强极端天气无缝隙预报预警理论和技术研究。

“我们在想方设法提升晴雨预报和降水量级预报准确率。晴雨预报是下不下雨的问题,降水量级预报是下多少雨或者雪的问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说。

天气预报的难点在于“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和中长期预报。人们常常诟病的“天气预报不准”的问题,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我们感受到的天气,是不同高度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的综合反应。影响空气的运动、气温、湿度等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即便有天上的卫星和地上的雷达,我们仍然无法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观测;二是我们对一些天气发生发展的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入,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天气做一些‘近似’或者‘概率’的处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努力且无限接近100%精准预报。”董全说。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弥合排放差距的先决条件。”周兵认为,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项活动中,青年人要不断创新应对方式,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度,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首先是减量,例如减少食物浪费、节水节电等;其次是提升能效,比如选用节能家电和节能建筑;最后是观念和思想意识的转变,比如从开私家车出行转为使用公共交通。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符仲明

 

阅读 107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