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 > 国内动态 > 正文

技术进步已成我国碳减排主要驱动因素

媒体:科技日报  作者:张盖伦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18/5/4 7:07:18

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议题。

从开始的“参与者”到后来的“贡献者”,后《巴黎协定》时代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引导者。

如何引导?底气之一来自科技。

4月26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举办第八期“气候沙龙”。中心副主任汪航介绍,“气候沙龙”每期选取不同关键话题,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宽松、开放、进取”的氛围,搭建科技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科研工作者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交流平台。

本期的关键词,是“科技支撑”。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

中国已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

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2006—2015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能源转换效率提高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分别实现减排约13.45亿吨、2.44亿吨和8.5亿吨。2017年年底,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46%,21世纪中心全球环境处张贤博士介绍,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了约60%。

那么,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如何?沙龙中,专家展示了一组历史数据。

在气候变化领域,“十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约为25亿元,“十一五”期间,136亿元;“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增长到约150亿元;“十三五”期间,投入还有望再创新高。不过,仅2014年,美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就达到了617.4亿元人民币,欧盟在2014年到2020年的年均科技投入预计超过890亿元人民币。

产出如何?

如果单看论文这一指标,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到2017年,全球11%的气候变化领域科研论文来自中国。

论文的背后,是一支正在壮大的研究团队。2017年度气候变化领域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中国作者达12000余人,是2007年的7.5倍。尽管如此,我国气候变化领域论文作者数,还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不足欧盟的三分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要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科技部社发司副巡视员孙成永多年来一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他在沙龙上指出,从数据来看,我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科技投入虽有增长,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虽然已经有‘并跑’甚至‘领跑’的技术,但很多技术在国际上还处在‘跟跑’阶段。科技支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仍大有可为。”孙成永表示,今后应当“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并重”“政策分析与典型示范并举”,提出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将“科技”这一宏大命题,落地为切实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举措?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与会人员也特别提到了推动建设“绿色技术银行”的作用,强调要汇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进技术,服务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心主任黄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气候沙龙”是气候变化战略政策研究的补充形式,通过聚焦主题、自由讨论、启发思路、碰撞火花,加强研究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支撑科技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阅读 9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